戴奧尼索斯(希臘語:Διόνυσος),古希臘神話中的葡萄酒之神,
不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還以佈施歡樂與慈愛在當時成為極有感召力的神,
他推動了古代社會的文明並確立了法則,維護著世界的和平。
好吧,我承認我愛喝酒
最愛紅酒,特別是cabernet sauvignon,但各式啤酒,調酒,烈酒我也來者不拒
算命的說我的本命格是食神格(我想是因為沒有酒神這種命格)
這輩子跟酒脫離不了關係。
按照古代希臘神話的描述,
我除了在各大派對上帶給大家歡愉之外,
還肩負著和變型金剛一樣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
也許真的是命運使然,
傳說我還是嬰兒時我爸媽就會開玩笑的在我奶瓶裡滴一點啤酒,
喝醉的嬰兒總是比較不會吵鬧,跟喝醉的成人剛好相反
小學開始每年過年也會陪爸媽喝一杯啤酒助興,
順便嘲笑同桌還在喝可樂的妹妹,你離長大還差的很遠呢
真要算愛上喝酒這件事,還是在我報效國家的那段時間吧
國有國法,軍隊有軍紀
我們精實的國軍,喝酒這件事當然也得講紀律
位階小的一上桌,二話不說,得必恭必敬的向各高階軍官一一敬酒乾杯
等到乾完一瓶大瓶的台啤,老闆壽哥就會很豪爽的賞雙筷子給你,
准你吃點東西,即便你已經茫了,內心還是感激涕零
不過也是這樣的訓練下,漸漸的愛上這種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文化
我們幾個預官小少尉坐在餐桌上,似懂非懂得聽著這些老軍人描述著自己不得志的人生
在酒精的催化下,也錯覺的以為自己開始懂了人生
好幾次大家喝醉了抱成一團,
扶著要退伍的中校科長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述說著他如何為了國家,
犧牲回家陪女兒的時間,跑去和鄉民拼酒應酬
戰況之激烈,甚至連搶救雷恩大兵的諾曼地登陸橋斷都不可比美
所謂精忠報國也大概莫過於此
不知道是誰第一次說的,喝完酒後的我比較好玩
對別人來說,去club是跳舞,把妹,兼時裝表演
對古板無趣排行榜第一名的魔羯座的我來說,
去club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喝醉,不醉就不high,
其他的就像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一樣,只是副產品而已
雖然這些副產品有時會帶來更多的歡愉
第一次走進我的教室,和走進電視上美國鄉村白人小酒吧沒什麼兩樣
幾個體積比我大上至少三倍的白人大聲的聊天,
幾個職業為酒保的同學職業病般的盯著這些巨大的白人,看似伺機上去問他們還要不要加點一杯的模樣
唯一的差別只是大家手上拿的不是酒,而是酒鬼程度測量表
“你們知道大部分的亞洲人和印第安人體內都缺乏乙醇脫氫酶,所以他們喝酒會臉紅,酒量也很差嗎?“
councellor台上喜形於色的炫耀著她那套白人酒量優秀論,告誡著同學們為何白人酒鬼多
身為全班唯一的亞洲代表的我當然免不了受到同學們的注目禮
我心想著,鬼扯,我認識的白人們每次都被我們和韓國人灌醉,哪裡優秀了
我們的councellor是個老白女人,去過台北,不厭其煩的在一個小時的課程內告訴我們恐怖的酒精醫學常識
“依據你的評量表,你知道你已經達到酒鬼程度初級階段嗎?“councellor嚴肅的訊問我
“阿,有這麼嚴重嗎?我只有偶爾週末喝喝酒而已ㄟ“我小心翼翼的回答著,深怕觸怒這間教室唯一的真理
“讓我告訴你什麼叫適量飲酒,每人一天喝酒不超過12oz的啤酒(相當於一罐鋁罐裝台啤大小),超過就算是酒癮中毒“
councellor繼續他的恐怖酒精教室
“如果換成是烈酒,頂多就是一個shot,而紅酒的話就是四分之一杯紅酒杯,大約4oz左右。你去餐廳吃飯,
一般餐廳多半給你倒到6-8oz一杯,是存心讓你喝醉,好讓你失去自治力買更多的酒喝,懂嗎?“
這些殺千刀的生意人,我就知道我們去餐廳吃飯這些餐廳老闆都不安好心
“你在酒精中毒的環境裡長大的嗎?“councellor轉換策略,改用人本心理學探究我這些行為的動機
“我不知道ㄟ,我只知道每晚吃飯我爸媽喝的也比這個多“
“你在酒鬼的家庭裡長大?“
“不至於吧!?他們很好啊,而且我長大的那個國家,大部分人出去應酬什麼的也都會喝酒,也不可能只喝這樣啊!“
councellor終於做出了她今晚最有學術突破性的發現
“所以我懂了,你的國家是酒鬼社會,真是要不得,亞洲人不能喝酒還喝這麼多,就像電影裡看到的日本人一樣“
鄉下,特別是沙加冕度旁半小時的沙漠小鎮中長大的老美,顯然對文化差異跟我們有著光年的差距
“上帝把你送來這,一定有他的用意,希望你能敞開心胸好好檢視自己過去,不論是喝酒還是生活習慣“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回答他“我知道,因為我之前認識了一個天使,讓我好好的回頭檢視自己“
我們倆就在神的旨意下對視而笑
我,還是很愛酒
一樣喜歡著那微醺的感覺,聽著70年代英文老歌散出的泛黃氛圍配著我的卡本內
一樣喜歡三五好友同事在酒精催化下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
不過,不再需要喝醉酒來痲痹自己的神經,不再想要藉酒裝瘋追求片刻的歡愉
神,我聽懂了
P.S.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